在中美关税大战持续胶着的当下,稀土管制已然成为这场经济博弈中备受瞩目的焦点。2025 年,美国对华关税层层加码至 145%,试图以此扭转贸易格局,却不料国内通胀飙升,企业苦不堪言,关税政策被迫松动。当特朗普坦言关税 “过高”,美国零售商也主动承担关税重启对华采购时,中国于 4 月 4 日宣布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精准出击,直击美国科技与军工命脉。
稀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 “土”,而是 17 种金属化学元素的统称,可分为轻稀土与重稀土。因其在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故而被称为 “工业维生素” 。
人类对稀土的认知始于 18 世纪末。1787 年,瑞典军官卡尔・阿连尼乌斯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伊特比村发现一块黑色矿石。1794 年,芬兰化学家约翰・加多林从中分离出一种新 “土”,命名为 “钇土”,这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稀土元素。此后,科学家们不断从矿石中发现新的稀土元素。1803 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以及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希辛格从铈硅矿中发现铈元素;1839 年,瑞典化学家莫桑德尔从铈土中分离出镧元素。直到 1947 年,最后一种稀土元素钷被发现,人类对稀土元素的认知才基本完备。
稀土被发现后的很长时间里,提炼技术都处于初级阶段。早期,人们主要使用简单的化学沉淀法与结晶法分离、提纯稀土元素,但效率低、产品纯度不高。
20 世纪初,离子交换法和溶剂萃取法的出现,让稀土提炼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稀土离子的选择性吸附与解吸实现分离提纯;溶剂萃取法借助有机溶剂对稀土元素的选择性萃取,大幅提升了提炼效率和纯度。20 世纪中叶,随着核能、电子等新兴产业兴起,对稀土需求激增,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稀土提炼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不断研发新工艺和设备。
中国稀土工业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8 年,包钢开采出中国第一批稀土;1959 年末,包钢炼制出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开启了中国稀土工业的篇章。当时,中国稀土提炼技术落后,依赖国外技术设备。但科研工作者围绕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开发,自主完成基础研究,攻克了选矿、湿法提取、火法冶炼等世界性难题。1975 年,徐光宪院士提出完整的串级萃取法技术,分离出的稀土元素纯度达 99.99%,领先全球。此后,包钢稀土科技创新不断突破,1986 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与供应国 。如今,中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稀土开采、加工和应用环节不断创新,巩固自身优势。
21 世纪初,中国稀土行业分散,恶性竞争严重,以 “白菜价” 大量出口稀土,导致国内储量减少、丧失国际定价权,还付出了环境代价。2006 年之前,中国稀土平均出口价格仅 10 美元 / 千克,最低时甚至低至 6 美元 / 千克。大量低价中国稀土的涌入,让曾供应全球 90% 以上产量的美国稀土龙头 “芒廷帕斯” 关闭,美国失去稀土生产能力。
此后,中国掌握稀土主动权。2007 年起,我国对稀土产品实施 “出口关税征收” 和 “出口配额限制” 政策;2009 年,颁布有关稀土出口和打击走私的规定,计划在 2010 - 2015 年将出口配额削减至每年 3.5 万吨 。2010 年中日钓鱼岛争端时,中国暂停对日本稀土出口,对日出口量从 2000 多吨骤降至 200 吨,引发国际稀土价格暴涨,氧化镝价格从 166 美元 / 千克涨至 1000 美元 / 千克 。
美国联合欧盟、日本将中国诉至 WTO,同时美国稀土企业趁机大规模投产。2015 年,中国取消出口配额限制和高关税,以 “价格战” 冲击美国稀土企业,美国莫利矿业公司股票暴跌,负债累累后被收购,中国盛和资源是收购方股东之一,自此美国不敢轻易大规模投资稀土产业。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不断储备稀土、寻求替代中国的供应渠道,但美国绝大部分稀土矿石仍需运至中国冶炼,80% 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贸易战期间,特朗普拟定 “贸易清单” 时,不得不将稀土产品剔除 。此后,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政府,都在稀土问题上采取诸多措施,但美国自我审查显示,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实现稀土自给自足。
近年来,中国围绕稀土管控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体系。2011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严格保护和管理稀土资源;2023 年,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动态调整,加强源头管控;2024 年,《稀土管理条例》施行,规范全产业链管理 。
2025 年 4 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种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些中重稀土元素在高端领域至关重要,如钐、铽、镝用于制造美军 F-35 战机的永磁电机。中国此举直接冲击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和高科技产业强国,对稀土需求巨大,但自身产量有限,高度依赖进口。中国实施稀土管制,使美国高科技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电子领域生产受阻、成本攀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被迫放缓 。
稀土管制更是让美国重新审视贸易政策。中国合理运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增加了贸易谈判筹码,掌握主动权,既维护了自身经济利益,也保障了国内产业安全。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见证着中国在稀土领域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彰显了国家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